求白居易的<<筝诗>>(十指剥春葱---)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15 18:31:19

【筝】白居易

云髻飘萧绿,花颜旖旎红。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。
楚艳为门阀,秦声是女工。甲明银玓瓅,柱触玉玲珑。
猿苦啼嫌月,莺娇语bZ风。移愁来手底,送恨入弦中。
赵瑟清相似,胡琴闹不同。慢弹回断雁,急奏转飞蓬。
霜佩锵还委,冰泉咽复通。珠联千拍碎,刀截一声终。
倚丽精神定,矜能意态融。歇时情不断,休去思无穷。
灯下青春夜,尊前白首翁。且听应得在,老耳未多聋。

美目、秋波、风情

欣赏或评判一个女子的美貌,往往首先注意到的是她的面容五官。女子的美丽千姿百态,或许情态风神各有不同,但无论是沉鱼羞花之绝色,还是翩鸿飞龙之惊艳,必定皆有一双如皓月灿星般美丽的眼睛。眼睛于容貌中有着至高的重要。譬如成语“画龙点睛”之意义,点一笔一睛,一睛而使画成活。可见,一双美目能使面容更加灵动活泼。

最早描述美人形神的《诗经·硕人》中就详尽而精练地赞叹道: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”美人笑如春风,一双明亮的眸子传露着神采飞扬。《楚辞·山鬼》中描写山女神的美丽:“既含睇兮又宜笑,子慕余兮善窈窕。”睇,即眼睛。男子倾慕于女神的含情脉脉,巧笑娓娓。这里,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丽的认可与追求,便体现在含睇宜笑与窈窕身姿之中。

曹植在《洛神赋》中也细致地赞美他心中的美人“明眸善睐,靥辅承权”。美妙的眼睛是多么有引人的魅力,为容色增光不少。

眼睛常喻为心灵的窗户,可以传情送神,作心声情感的交流。有时不尽言语,凝神无语处,眼神便起到沟通心意的作用。以目示意,不必考虑言辞,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,就能令人心领神会。这又是眼波的妙处。

古诗十九首中有一首关于牛郎织女的诗如此写道:“盈盈一水间,脉脉不得语。”脉脉,代指的是温柔含情的眼神。相恋的两人被无情银河远隔,不得相会,只好彼此遥遥相望,以脉脉的眼神传递思念与深情,互相安慰了。读后不禁喜欢上这“脉脉”二字,虽无声无形,却恰到好处,尽致风流。

美人之目如澄清秋水,滟滟含情,也称为秋波,秋水瞳子。白居易《咏筝诗》:“双眸剪秋水,十指剥春葱。”晶莹如水的明眸,波漾泛光。我们通过这双秋水美目,便可以想象诗中女子